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付费网络游戏乱象几何?
疫情防控期间,虚假宣传消费网络游戏成为不少人居家娱乐的诱导游戏选择,许多游戏下载量和流水大幅增长。付费然而,网络一些游戏公司虚假宣传、乱象以不公平规定为自己免责甚至侵害消费者选择权和财产权,虚假宣传消费引发不满,诱导游戏相关消费纠纷也开始增多。付费
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消费者宅在家里掀起“宅经济”风潮。乱象在此背景下,虚假宣传消费网络游戏成为众多消费者的诱导游戏娱乐选择,不少网游的付费下载量和流水都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网络一些付费类网络游戏的乱象消费纠纷也逐渐增多。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消费监督部主任张德志近日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中消协近期也收到众多消费者对有关网络游戏消费纠纷的反映,主要包括网游公司虚假宣传、以不公平规定为经营者免责、侵害消费者选择权和财产权等。
不少网游被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一次误点下载了一款名为贪玩蓝月的网游,看宣传说不用充值、送VIP、装备回收。但玩了之后发现,不充值游戏根本难以玩下去。”日前,消费者焦先生在聚投诉平台投诉称,该款游戏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我在玩赛尔号超级英雄的时候,发现游戏充值界面显示充值50元会送六星钻石礼盒,但是充值以后发现根本没送礼盒。联系了客服告知详情以后,客服不作为,要求退款也不行。充值界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充值50元获得六星钻石礼盒,充值以后又不给,这不是虚假宣传吗?”2月14日,消费者王先生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投诉称。
对此,中消协专家委员会委员邱宝昌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网游经营者应诚实守信经营,拒绝虚假宣传。因虚假宣传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该予以赔偿。”邱宝昌说。
以不公平规定为自身免责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些网络游戏经营者通过文案、视频等形式宣传游戏产品的卖点,如人物形象、道具及其功能、特效等,但是其在游戏中的实际效果与宣传不符。但网络游戏经营者对上线游戏产品的展示视频中加贴“最终效果以游戏内为准”的声明,以此为自身免责。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另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网络游戏经营者销售给消费者的人物形象、道具及其功能、特效等应当和上线推销时的宣传展示一致,不能以消费者购买后的实际为准。消费者看到游戏产品的文案、视频等具体说明,购买了相关游戏产品,双方形成了消费合同关系,经营者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不能借助‘最终效果以游戏内为准’的声明,使双方约定处于不确定状态,甚至以此为自己违反约定开脱和免责。”刘俊海说。
擅自变更已售出游戏道具
张德志表示,分析近期关于网游的投诉发现,还有一些消费者反映,网络游戏经营者未经其同意,以游戏产品的优化、升级等名义,擅自变更已售出的人物形象、游戏道具及其功能、特效等。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消费者购买的网络游戏人物形象、道具等产品,具有财产属性,是民法总则确认保护的财产权利。由于网络游戏产品的虚拟性,其占有、使用均在游戏之中,消费者对已购产品的控制能力有限。网络游戏经营者不应借助自身优势,未经消费者同意,以升级、优化等名义,擅自变更消费者已购产品的实际功能和效果。”陈音江说。
陈音江指出,在现实中,一些网络游戏经营者还在服务协议中以单方格式条款要求消费者概括授权,同意公司对游戏中的任何内容或构成元素(包括但不限于消费者已购买或正在使用的角色、游戏装备等)做出调整、更新或优化,且不会追究公司任何法律责任,这种做法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索赔权,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24
联系我们
如果您想对大庆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的、、、、等产品进行相关了解可以拨打电话进行咨询,联系热线:020-123456789
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admin@aa.com
020-123456789
友情链接:
腾讯视频改进并支持选集解锁 上海市消保委喊话优酷、爱奇艺等平台跟进
第四届进博会进入100天倒计时 特殊食品继续实行“6+180+365”措施
安徽省印发通知 做好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
涉嫌发布虚假广告 广州长安医院、玛莱妇产医院被立案调查
保价稳供 郑州市场监管部门在行动
福建集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公平格式条款”
上海市虹口区开启“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活动
市场监管总局党校召开第四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会
合同陷阱 随意增项 警惕房屋装修四大套路
浙江开展专项行动 整治直播间虚假宣传、大数据杀熟等行为
黄牛肉“变身”牛肉粒 “银发族”出游当心低价陷阱
农资到家 农机到位 农技到田
遭遇婚纱公司电话营销 消费者起诉维权获赔1.1万元
首例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达成调解协议 消费者将获退一赔三赔偿
30万互助金变为1.1万元 网络互助产品如何定性?
法院“云端”调解 化解微信朋友圈退款纠纷案
公示!涉及安徽7个县(市)
跟团游“泡汤”赔偿遭拒 法院调解促退款
合成宝石写成“天然宝石” 珠宝标识问题多
安徽早稻总产达101.1万吨 面积总产均同比增加
二手车行隐瞒实际里程数 被判“退一赔三”
开发商8年前代收初装费 天然气为何至今未开通
过渡期内每个脱贫县每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600亩
付“现金”返“摩豆” “摩捷出行”被指强制消费
中介公司员工携租金“潜逃” 租户损失谁担
江苏南京发布汽车消费投诉分析 网络二手车平台投诉增多
汽车等四类产品售后服务暗访: 多数商家“三包”规定落实不到位
免费赠送播放器 播放内容暗藏购药陷阱
首次“双收”迎增收——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
海外代购食品无中文标签 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报道追踪:“君豪义乌小商品城”被业主起诉 冠名未经授权再遭投诉
汽车等四类产品售后服务暗访: 多数商家“三包”规定落实不到位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禁塑令调查体验评价报告 替代产品接受程度有待提高
“坚果”投影机虚标参数 “深圳火乐”终审被判三倍赔偿
手机莫名遭遇“呼死你”消费者质疑三亚海棠湾免税店泄露个人信息
开发商8年前代收初装费 天然气为何至今未开通
30万互助金变为1.1万元 网络互助产品如何定性?
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禁塑令调查体验评价报告 替代产品接受程度有待提高
福建省消委会测评20款耳机 6款音质感受获5星评价
手机莫名遭遇“呼死你”消费者质疑三亚海棠湾免税店泄露个人信息
单反相机“超卖”无法供货 消费者索赔获支持
30款儿童平衡滑步车仅9款达标 长三角消保委联合发布新团标
浙江紧急检查29家“火凤祥火锅店” 约谈公司负责人
安徽早稻总产达101.1万吨 面积总产均同比增加
新华全媒+丨保障就位干劲足——多地春耕一线扫描
森林碳汇授信贷款落户宁国
养殖户看直播买颗粒机掉入“连环套”
湖北:餐饮消费、美容美发、直播带货成上半年投诉热点
四川省消委会:“寄居蟹”护单模式违约 已介入调查
索尼耳机被质疑未尽“危害后果”警示义务